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《半岛老友乐》市人大代表易接文:为养老服务搭建“法律框架”
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》1月7日发布。2025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,我市要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,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。大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,养老问题成为代表们讨论的热点话题。

市人大代表易接文领衔提交议案,呼吁制定《大连市养老服务条例》,以法律形式对养老服务进行规范和保驾护航。易接文介绍,目前我市老年人口呈现基数大、增速快、高龄化等特点,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、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。“养老问题早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家庭问题,而是成为了普遍的社会民生问题。”易接文说,以立法保障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。同时,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,原有的社会结构、生活方式、家庭模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。由于养老服务领域缺乏专门法律法规,一些关键性问题得不到突破解决,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没有实现固化,老年人及其家庭还面临着一些急难愁盼的养老问题。易接文在易接文起草的《大连市养老服务条例》草案稿中,涵盖了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、机构养老服务、医养康养结合服务、扶持与保障、监督管理等九章七十条内容。易接文表示,目前,国家相关政策措施为我市地方立法规范养老服务提供了重要基础。对标其他市立法经验,也为制定《大连市养老服务条例》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。此外,我市在养老服务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。市政府、市直各部门围绕养老保险、养老服务、老年健康、老年教育、老年优待、权益保障、无障碍建设等方面出台了30余份政策文件,涉老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不断完善,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、优待政策等不断细化,养老服务体系建设、运营、发展的标准和监管制度更加健全,为推进老龄事业和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易接文表示,随着养老服务领域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,我市法治进程不断推进,养老服务发展方向和重点逐步明确,在供给水平、服务质量、要素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逐步得到改善,养老服务领域不同主体的责任边界、功能定位逐步清晰,部分养老服务领域的关键问题得到有效突破,一些问题具备了协调解决的相应条件,这些都需要通过市级层面养老服务立法予以明确。